访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副院长孟小峰教授

更新时间:2015-01-25 01:41:55 浏览量:

当问到孟小峰教授是怎样跨入计算机这一领域时 ,他笑着告诉我们:其实当时计算机并不是一种主流的技术,只是实验室的一种技术,还没有进入生活。当时我身为一个高中生,并不是很了解这个技术,当时有一个在大学当老师的邻居,认为这个技术在未来很有潜力,是有可能推动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就选择了这一学科。当初选择计算机和现在不太一样,当时听说这项技术后,就想造一个计算机,想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探究里面的东西,而其它的并不是很清楚。可以说是偶然加必然的因素是我走进了这一领域。

孟教授还表示自己当初想造一台计算机的理想仍未改:虽然早计算机的目标没实现,但现在追求的东西跟当初的目标依然是一致的,从我的工作来说,应该是试图去创造在计算机领域新的技术和方法,总之他背后产生的一个核心的东西,仍然是在追求创造。

谈到当初对这一领域的喜好时,孟教授很坦率的说:当时不知道,因为根本就没见过这个东西,不像现在能感知他。但当时社会已经有这样一个趋势,计算机是很高深的,是大学里刚刚兴起的一个很新鲜的学科。而我对新的事物有足够的激情和挑战的欲望,包括现在做研究,一直是这样一个驱动力驱动着你,总是想探究一些新的东西。上大学之后逐渐喜欢上这个专业,学计算机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对这个学科也有很多的兴趣,当时的学习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现在已经历核心的东西很远了,而当时学计算机,首先你必须能建造机器,当时最好的教育者就是,能造了这样一台机器,再来就教给学生,当时最好的条件就是软硬件兼备。王选院士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时说:在计算机这个学科,我之所以能成功,得益于两点,既要了解硬件,又要懂得软件,当你在这两个方面游刃有余的时候,你的创造力将是不可想象的,相反,如果只知其一的话,就很难做出很好的成绩。

随后,孟小峰教授谈起了他曾经的求学经历:我在大学的时候,我的老师们从76年到80年,实际建造完成了这样的一台机器。我遇见了非常好的老师,使得我对这个学科有一个比较好的认识的平台和基础。当时的计算机的设计工作,使需要你又很雄厚的数学基础。而我另外得益于一点就是,数学基础非常的厚,我们学的是数学分析,这个理念,我也带到我们现在学院,其实按工科来说,很多学高等数学就够了。

同时,孟教授还说到:我觉得现在学计算机,走入一种误区了,把它当作一种纯技术来学,就是我能够用它,而跟我当时的理想是不一样的。在这学期我们在计算机新的本科阶段,我们倡导实行导师制,我每周给我指导的新的本科生就讲这些东西,他们都觉得很受益,现在他们学计算机,不太能够进到里面,这首先是计算机发展造成的结果,计算机发展很快,使得被包裹了很多外层的东西,越来越脱离技术核心的内容,教学上也是这样,一直在往外走。而我的教育,本科遇到造计算机的群体,硕士到了人大,遇到了造软件的群体,我觉得我得益于这两段教育阶段,让我比较深入的了解系统硬件内部的东西,有知道系统软件内部是怎么样的,某种程度上,对这个学科,我就会有自己的感受。

孟教授还表达了自己对计算机的看法:计算机是一个工程,原本是机器造设的,造了机器之后,人们才在上面编软件,计算机很多课程是从这上面抽象出来的,很多的课程都可以对应到一个软件上去。学计算机的课程和其他门科不太一样,其他门科没有很强的这种对应的关系,所以学这个东西,一定不能和你对应的那个实体分开,那样,你才能更为充分的了解它内在的东西,而不是书本上告诉你的那些简单的逻辑关系,每次见到同学,我都喜欢把这些感受和大家分享,希望他们能从这里面悟道一些东西。

当谈到自己在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大学等大学的访问研究经历时 ,孟教授很有感触:应该是有很大的影响,当时那边的研究环境更为国际化一些,之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在数据库系统软件的开发上,但这个技术当时在国外来说,已经建造了比较成熟的,从这点来说,我们是有差距的,他们已经有市场化推出来的产品软件,而我们还在实验室里构造这样一个东西,我会看到,他们的研究更超前一些,他们研究的方法和思路跟我们还是有差异的。比如他的这种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就比我们更充分,更广泛,而研究工作,没有交流是不可能产生你的创新的思想,即使你产生了创新的思想,不通过交流去验证,不通过同行去判定你的创新是不是有价值的,那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就是我最大的一个获益的方面,我从那边回来之后,就一直努力改变那种只在实验室开发的模式,多去外面交流,所以就经常去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同行们建立联系,逐渐扩大视野,使得我们的研究和国际同行们在同一个平台和领域上对话。从这一点上,我觉得还是受益的。后来国内研究界的趋势也慢慢开始朝这个方向转变。

谈到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孟教授显得很平静:我认为研究的目的就是去创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要寻找最有挑战性的问题,我觉得做研究就是要喜欢,当你喜欢了一件事情,你并不认为它是一种困难,你会认为它是一种乐趣,这是可转换的,前提是你要有兴趣,兴趣可以让你产生强有力的动力,那我们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呢,其实有很多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在我们来说,几乎就是正常的。国外的老师和学生夜里两三点,挑灯夜战是很正常的事,我们在研究条件尚不具有优势,而且那些人的智力也不必我们差,而且人家花的时间比我们还要多,我就是用这些话来激励我的学生。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前提是你制造了这样的困难。你得到的回报就是你工作的成果被最顶级的会议录取了,你一天三顿饭吃下来,不可能享受到这样的快乐,前提就是你创造了一个那样痛苦的过程。

孟教授对自己所获得的各项奖项和荣誉显得很淡然: 我觉得那是一个自然地过程,我们做出了这样的工作,社会给与一定的认可,这是理所当然的,在我们这个领域,很多奖项都是集体的成果,所以我在培养我的学生时,就很注重大家teamwork的意识,其实对奖项要看淡一些。当然人都是有追求的,像我们获得中创软件人才奖,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认可,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它会促使你向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然而,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奖项不是政府,国家颁给的,我在05年得到一个很重要的奖,那一年毕业的学生,搞联欢后,发动大家投票评选最受尊敬的老师,给我发了这个奖,至今,谈起我获得的奖时,别的我都可以忘记,但这个奖是学生自己选出来的,这说明他们认可这个老师,这就是我价值最大的体现,我觉得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他们喜欢上我的课,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

孟教授很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些学习的方法,采访时,他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扩大阅读面,厚积薄发。现在的学生在学习时,习惯于老师指定一门教材,这样不能建立一个很深的知识体系,我定义了知识的砖头,我们学任何知识时,你如何能把它学实,使它变成一块知识的砖头,当你积累无数块这样的砖头时,将来你才能把它作为你基本的素材。一块砖头是一个六面体,一本书只是一个平面,一个砖头要六面构成,在我看来。一门课程最少要读六本书,每本书都从各自的角度讲述了他对知识体系的理解,而来自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的理解有助于构建对一个问题多面体的认识,这样,你对他的理解就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还要在知识的体内注入坚实的内涵的东西,对于计算机就是要你积极实践,去通过实际动手,使知识变得更为坚实,而不是虚壳,如此,就获得一块知识的砖头,当你获得这样的几块知识的砖头的时候,将来才能去游刃有余的做几件事。现在的学生学习课程非常的单调化,大学的学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对老师所讲的东西要扩展开来。其次,就是要探究本质,善于反思;第三,要积极动手,“学+习”并重。

最后,孟教授对大家也提出了希望:希望大家在人大能好好的学习,注重问题实际的可解决性。